一、“补气养血、补虚扶正”的中医学概念
        中医创立的正气学说,从朴素的唯物辩证观来认识疾病,认为疾病的发生、发展与转化就是人体“正气”和“邪气”斗争的结果。《皇帝内经》云: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;邪之所凑,其气必虚”。意为正气是维系人体正常生命活动、抗御外邪及防治疾病的基本物质。中医学的扶正法即补益之法,包括益气、养血、温阳、滋阴等,是针对机体、脏腑的气血、阴阳不足而施治的疗法。患者特定系统的生理功能不足,其虚损也就各具特点,所以补虚扶正也略有侧重。正如《难经》提出:“五脏分补”,“损其肺者,益其气;损其心者,和其营卫;损其脾者,调其饮食,适其寒温;损其肝者,缓其中;损其肾者,益其精”。在具体临床实践中是指以补脾、肾为重点。例如在扶正时,首先照顾脾胃,因“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”,脾胃功能运化正常,任何补养治疗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,抗病祛邪就有了物质基础。例如老年患者,大都脏腑功能下降,脏腑阴阳、气血巨亏。肾为先天之本,化生精气,是人体生命之根。所以温补肾阳就非常有必要。所以说补气养血、补虚扶正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。
二、“补气养血、补虚扶正”和西医“免疫”的关系
        现代“免疫”是指人体容纳自身物质,消灭外来物质的基本能力,免疫系统是个大概念,各种免疫细胞分子相互影响相互与制约,发挥信号识别、免疫应答与免疫效应,从而保持自身平衡,维持机体健康。我们时常说,免疫力低下,容易罹患疾病。这与上文中提到的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理论不谋而合。所谓“正气”可以看做免疫能力。中医与免疫有天然的联系。二者均更注重平衡,现代免疫学研究中经常引用“阴阳”的概念,以说明免疫分子之间相互制约平衡关系;某一方或一种免疫因子表达过多或不足,则打乱免疫平衡,造成机体损害与疾病发生。而中医认为健康的状态为“阴阳平衡,气血充足,正气存内”。因此,免疫重在调节,中医重在调理,一个“调”字,均是强调使紊乱状态归于平衡。
 
        中医常被认为是“慢郎中”,这里的“慢”在于中医学整体思想和辩证论治的理论法则,他不仅仅是“头疼治头,脚疼治脚”,更是挖掘“头疼脚疼的原因”,是肝火旺盛、还是肾气不足?从疾病的“表象”找到“根源”,从而解决问题。即为通过调节免疫功能,继而影响组织细胞,从而间接或直接发挥治疗效益。这种中药的临床治疗效应为“二相性”特征。首先表现为患者症状的改善,即“调态”,继而才表现为疾病理化指标的改善,即“治病”。这种作用特征虽然起效较慢,但是效应持久,可延缓部分疾病的发作时间,预防疾病的发生,促进患者的康复。